很近老有人问斗式提升机,今天万达机械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其结构和特点有哪些。
一、斗式提升机结构
驱动装置
包含电动机、减速器、传动轴及链轮/皮带轮等组件,负责为设备提供动力。
部分机型采用头部装置(主动链轮/滚筒)和尾部装置(从动链轮/滚筒)配合驱动。
牵引构件与料斗
牵引件为链条或胶带,用于连接料斗并形成闭合循环系统,常见类型包括环链、板链、皮带。
料斗固定在牵引件上,形状多样(如深斗、浅斗、三角斗),根据物料特性选择。
机壳与机身
外壳通常为钢板焊接的封闭或半封闭结构,内部设有导轨以稳定牵引件运行。
机身分为头部(含传动装置)、中间段(输送通道)和尾部(含张紧装置)。
张紧装置
位于尾部,通过螺杆调节或重锤装置调整牵引件张力,避免打滑或过度磨损。
进出料装置
进料口位于底部,设计为水平或斜面进料,确保物料均匀装入料斗。
出料口位于顶部,通过离心力、重力或刮板方式卸料。
保护装置
配备过载保护、断链检测及紧急停机功能,保障运行稳定性。
二、斗式提升机特点
输送能力
采用密集型料斗布置和流入式喂料,输送量大且能耗低。
适用范围广
可垂直或倾斜(≥70°)提升粉状、颗粒、小块状物料,包括磨琢性物料。
物料温度适应性较强(普通型≤60℃,耐热型≤200℃~250℃)。
结构紧凑与密封性
横断面尺寸小,节省空间;封闭式机壳减少粉尘外溢和环境污染。
运行稳定性与寿命
牵引件与料斗采用耐磨材质,喂料过程避免物料挤压,降低磨损。
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2万小时以上。
局限性
对过载敏感,需严格控制进料量;牵引件和料斗易受冲击损伤。
以上结构及特点综合了不同机型(如TH型、微型提升机等)的共性设计,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物料特性(密度、湿度、磨琢性)选择具体配置。